【局长走流程5】市住建局:深入“走流程” 全力“解难题”
时间:2021-11-05 17:50 浏览量:

  为做好行政审批服务“局长走流程”专项活动,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查找行政审批服务中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1月2日,市住建局张志铭局长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业务骨干,到审批服务窗口亲身感受二手房交易、工程施工许可等业务流程和细节,查找审批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堵点,并召开座谈会,了解工作情况。

  (一)促共享,推进数据互联互通

  在房屋交易服务窗口,张志铭局长陪同办事群众全程体验房屋交易登记“一窗式”综合受理服务。目前我市中心市区二手房交易总体顺畅,但因限购限售政策,办理二手房交易目前需审核交易主体的户籍信息、婚姻状况、非本市户籍(居住证信息、个人所得税信息、医社保信息、公积金缴交信息)、市场主体登记(工商企业营业执照、工商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报告)、失信被执行人等信息,交易主体资格需人工审核,材料较多,效率较低。经会同市数字办、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推进,已实现户籍信息、居住证婚姻状况、公积金、失信被执行人数据共享调用工作。下一步,按张局长要求将着力推进各部门数据完整共享和调用。通过数字办“泉州市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与公安、民政、税务、医社保中心、市场监管、法院等部门对接信息共享,实现交易主体自动核验,逐步推进申请人仅凭身份证件即可完成二手房交易自动核验,有效提升二手房交易效能及政务服务水平。

  (二)疏堵点,强化工作责任担当

  在工程审批服务窗口,张志铭局长对“华侨大学泉州校区工学院大楼抗震加固改造工程施工许可和消防设计审查网络并联审批办件”亲自受理并审查申报材料。办理中发现,该办件是既有建筑的装修、加固工程,法定申报要件中包括“原建筑产权证”,但华侨大学现有的房屋很多是建于五六十年代的石结构房,且均未办理产权证。就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市住建局审批科已先行主动沟通市资源规划局及不动产登记中心,拟以学校的用地总证、不动产登记受理单,作为办理施工许可、消防设计审查许可的合法依据,待项目竣工后由业主再一并办理不动产权属证。为破解该审批疑点和难点问题,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和主动作为的原则,张志铭局长当即做出准予许可的决定,对该办件进行受理并审批。

  (三)强改革,密集出台便企政策

  今年来,市住建局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和工程项目审批改革工作,密集出台利民便企的配套指导意见,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水平。4月份制定出台《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试点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审批实施“告知承诺制”的通知》;5月份,联合市资源规划局研究出台《关于简化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审批手续的意见》,经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实施;6月份制定出台《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社会投资工业项目实施“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8月份制定出台《泉州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联合验收实施细则》。

  (四)重服务,提升审批服务效能

  市住建局负责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已全面实施网上申报受理和网上审查审批,办事企业和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审批事项,极大程度方便了办事企业和群众。其中,施工许可和消防设计审查实施并联审批,承诺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工程消防验收、档案验收和竣工验收备案实施联合验收,承诺在6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时限较去年进一步压缩。同时,主动靠前服务,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延时咨询服务,不断提升审批服务工作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